新规下,4大巨头市值“掉”了2万亿,网购“杀熟”将不复存在?
互联网产业是近十年国内发展最快的行业,与银行业、房地产业并称为国内最赚钱行业“三巨头”,可见其影响力之大。其中,又以阿里、腾讯、京东和美团发展最为迅速。
据悉,截止到今年上半年,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9.4亿人,网购用户达到了7.49亿,这样的用户规模是难以想象的。要知道,我国的总人口也不过14亿,网购群体占到了人口总数的一半。除去老人小孩,估计可以使用网购的人基本上都在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购物。
发展虽快,却也出现了不少店大欺客的现象。比方说双11期间,很多店面虽说标注“打折”,实际却在双11的前一段时间,提前加价,然后在双11打折到原价。听起来用户好像是买到了折扣产品,实际上并没有,而电商平台却因此大赚一笔。
不仅如此,电商平台向来流传着一种叫做“大数据杀熟”的现象。所谓大数据杀熟,就是指那些经常逛购物平台的用户,通过后台数据分析,会将这一部分列为网购“熟客”,然后疯狂“宰”他们。因此经常出现同一件物品,频繁逛电商平台的人购买价格会比偶尔网购的人高一些。
之前就有网友吐槽,自己经常在某个平台买儿童玩具。她常给孩子买的玩具是500元左右,但自己老公的手机里显示的却是450元,差了50元。关键是,这位网友是儿童玩具网购常客,如此算来,每次下订单都被平台“宰”了几十元。长年累月,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。
由于这种情况愈演愈烈,所以国家开始出手“整治”,“大数据杀熟”以后可能会被禁止。2020年11月10日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一份《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(征求意见稿)》,其中明确表示,为了防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,将促进线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,引导平台经济领域合法经营,起草《反垄断》。
《意见》刚出,四大电商巨头市值出现大跌。其中,阿里市值下跌9.8%,腾讯7.39%,京东9.2%以及美团下降9.67%。而这样的情况,到11月11日依然持续着。有股民统计过,这两天四大巨头市值蒸发接近2万亿港元。
《意见》推出时间,是双11前一天,此举正是为了震慑各大电商平台,防止他们出现“大数据杀熟”行为。所以,今年的双十一,这种现象确实收敛了很多。但网友好奇的是,为什么《反垄断》会影响到四大巨头的市值呢?
所谓垄断,相信很多开店的店家都遇到过。一般电商平台,只允许店家在一个平台卖货,不允许去其他平台,这是硬性规定。更关键的是,互联网行业在这一方面的管理相对更轻松一点,因为他们拥有非常庞大的数据库。
人们在线上的一举一动,都可以通过大数据记录下来。据悉,有很多线上平台数据其实是共享的。所以有很多人发现,在这个视频平台看的东西,却在另一个平台出现了相关推荐,这就是大数据带来影响。
当然,目前来说好处多于坏处,因为你确实通过数据推送,从各个角度了解自己喜欢的东西。但坏处就是,你的一举一动,已经出现了某种程度上“被干预”。你关心的,其实不一定是你真正关心的,而是大数据让你以为你关心某一样东西,或某一件事情。
长此以往,对生活的影响也非常明显。比方说你喜欢某个明星,可能你刷新闻、视频的时候,看到的全是关于这个人的消息,这就造成这个人“很火”的假象。但实际上,你不过是大数据统计出来你对这个人的“偏爱”,再给你进行推送。这种选择不是双向的,而是单向的。可能这个明星并不火,但在你心里却坚定这个人火到“天天见”。
而从这个人引申出来的代言、周边等一系列产品,也变成了你可能会进行消费的对象。但实际上,最开始你可能没有任何对此进行消费的冲动,平台却终究“合理”的实现了这样一笔交易。
因此,当《反垄断》出现,不单单是对线上经济进行管理,同时也能够减少“大数据”对网民的影响,实现线上平台的“净化”。虽然目前还在意见征集阶段,但当真正实施之后,对于大数据的影响应该挺大的,你觉得呢?